随着ST德豪创始人王冬雷的股权被拍卖,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或将旁落浙大九智、华鑫信托等一众金融机构,这或许将是ST德豪所有股东新一轮噩梦的开始。 创始人控制权岌岌可危 2021年2月24日,ST德豪公告称,因华鑫信托等机构投资者要求,法院将对公司控股股东芜湖德豪投资有限公司(实控人是王冬雷,下称“芜湖德豪投资”)持有的2.21亿股股票进行司法拍卖。 芜湖德豪投资12.52%的股份一旦被其他人收购,王冬雷或将丧失第一大控股股东的地位,持股比例也降至5%以下,在ST德豪的实际控制人地位或将不保。 从最新的十大股东明细来看,如果这次拍卖成功,公司创始人王冬雷将失去公司的控制权,华鑫信托也许会成为公司的实控人。 拍卖危机起源于2017年的定增事项。2017年10月,德豪润达启动定增计划,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华鑫信托”)与浙大九智(杭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浙大九智”),杭州九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杭州九智”)共同出资组成华鑫信托·慧智投资103,104,10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下称“信托计划”),认购德豪润达2017年增发股票21,179万股,认购价格5.43元/股,认购金额11.5亿元。 原本认购上市公司增发的股份是市场行为,风险自担,但为了上市公司能够顺利融资,王冬雷以承担无限连带担保责任的代价,与相关方进行了股票质押兜底收益等操作,最终上市公司顺利融到约20亿的资金,归还了48亿元银行贷款,救了德豪润达,王冬雷自己却深陷债务泥潭。 而在股份增发实施的当月(2017年10月)ST德豪的股价就触及补仓线,2017年10月-2019年5月,王冬雷支付补仓保证金共1.64亿元;2018年1月质押于华鑫3600万股;2018年7月王冬雷及芜湖德豪投资已经无力继续支付保证金。 据知情人士透露,ST德豪在2019年4月9日、2019年4月18日分别向华鑫信托及相关方发送《股票妥善变现提示函》,提醒对方减持股票,但华鑫信托及浙大九智并未按照增信约定斩仓止损。 按照2019年4月ST德豪的交易情况,相关金融机构的平仓完全可以顺利实施,若在当时就及时采取行动,不但可以大幅降低损失(彼时股价为3元左右),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还能保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 从股价触及平仓线起两年时间内,华鑫信托前后有三次避免损失扩大的机会,但是华鑫信托及相关方就是不为所动,导致信托产品亏损超过80%,一拖再拖,直至股价跌至现在的价格才想起来进行处置。 市场早有共识,目前ST德豪依靠原有业务或者注入其他资产“借壳上市”翻身已几乎没有可能,那就只能注入王冬雷控制下的其他资产了,而目前王冬雷仍控制着LED照明龙头企业雷士照明。 港股上市公司雷士国际目前市值不足10亿港币,市净率仅0.2左右,同为照明行业龙头之一的欧普照明(603515.SH)A股市净率高达4.9倍。据资深市场人士分析,假如雷士国际回归A股与德豪润达重组成功,德豪润达的股价大概率回升到3元以上——届时不仅王冬雷能保住公司,华鑫信托等机构投资者也有可能解套。 但这一线生机,将随着王冬雷的出局而化为泡影。而让王冬雷出局的幕后推手,无疑是华鑫信托及浙大九智。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10月公司股票首次触及平仓线后,华鑫信托及浙大九智就开始了夺权行动,包括罢免王冬雷及关联董事、对各项重大事项投出反对票等等,意欲从王冬雷手中争抢ST德豪及雷士国际两个个上市公司。 2019年在蚌埠市及小股东支持下,公司改组董事会,并在实控人呕心历血的工作下,成功实现保壳。但华鑫信托及浙大九智又祭出争夺控制权2.0板,分拆拍卖王冬雷股票,而这一次,他们很有可能得手。 屡战屡败的“资本玩家们” 那么,华鑫信托、浙大九智等一众金融机构掌控ST德豪后,能将上市公司带出泥潭么?恰恰相反,这或许是所有股东新一轮噩梦的开始。 随意在互联网检索,便可发现华鑫信托、浙大九智近5年来负面新闻不断,而被监管部门处罚的信息也屡见不鲜(详见文末附表);通过企查查查询发现,其自身风险及关联风险事件竟达上千件之多。 大致梳理下来,华鑫信托近5年来大约在近30家上市公司的投融资项目中损失惨重,ST德豪不过是其“辉煌战绩”中的一个缩影。 华鑫信托被爆出风险的上市公司项目中,资本玩家的贪婪无一例外的都把上市公司拖入了绝境,且大部分上市公司仍在泥潭中苦苦挣扎,看不到扭转的希望。 比如奥维通信、红太阳、万丰奥威等等,相关公司都经营困难,股价常年处于阴跌状态,全体股东都苦不堪言。 而作为浙江大学下属资产管理公司的浙大九智,尽管市场上知名度不高,但仍能从公开信息中找到其多起失败的投融资案例。 2018年,美股上市公司钜派投资集团因旗下私募基金产品被投资者举报涉嫌销售欺诈和严重合同违约,而被举报至中国证监会。 该私募基金彼时对外宣传用于投资比亚迪(002594)、和邦生物(603077)、际华集团(601718)三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股份。但当投资期限过后,投资者并没有如约收到钜派投资的回款,并造成投资者实质性亏损。而这只造成投资者巨亏的私募基金,其GP便是浙大九智。 据公开资料显示,浙大九智是一家打着浙大旗号的小型金融投资机构,其主公司杭州九智投资,是一家未经金融等监管部门批准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实控人为韩某龙。 而在2020年11月证监会发布的针对梅花生物实控人及高管的处罚决定中,也能从中一窥华鑫信托及浙大九智的资本套路:以增信协议及机构股东话语权与实控人博弈,谋取利益甚至上市公司控制权。(相关案例详见附表) 证监会查明,2013年梅花生物非公开发行股票,由于每股定价高于“梅花生物”股价,为确保非公开发行成功、不亏钱,2012年底至2013年初,梅花生物实际控制人孟庆山、时任董事会秘书杨慧兴与浙大九智以及华鑫信托商定,由华鑫信托成立结构化集合信托计划参与梅花生物的股票非公开发行,并由孟庆山为信托计划本金和收益提供担保。以2015年7月8日为基准日,孟庆山、杨慧兴二人从九智9号信托实际获得的收益共计196,107,712.83元。 诸多风险事件足以说明,无论是投资研判能力还是风险控制能力,华鑫信托、浙大九智等一众金融机构都存在重大问题,一旦掌握了ST德豪的控制权,无疑又是新一轮噩梦的开始。 附表:
|